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语文老师挑出《现代汉语词典》8处毛病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4-18

  四处“挑刺” 屡屡发现景点标牌错字

  夏传寿1946年出生,是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人,1968年从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走上讲台当了一名语文老师。 40年从教生涯中,他秉着对教学一丝不苟的精神,挑出来的各类字词典、教辅用材毛病不胜枚举,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189页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没精打采”错写成了“没精打彩”;高中语文第四册第77页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苗垄”错写成了“苗陇”等等。

  2008年,年过六旬的夏传寿从一线退休,随子女搬到南京住。平时和老伴、孩子们游园踏青,就成了他生活的主要活动。有意思的是,别人去公园、景点,都是留意当中的美景,可他却总是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景点中的各类标牌上,“只要注意观察,几乎每个景点里,都能找到一两处错别字。 ”

  在南京市王导谢安纪念馆,他在景点介绍的铭牌上短短400字间,就发现了至少3处明显错误,其中闻名遐迩被错写成了“闻名遐耳”。该景点开放已10年,之前从未有人指出过铭牌上的错字。

  在“李香君故居”景点,他也看出了景点介绍文字中的“深明大义”,被错写成了“深名大义”。

  鉴于夏老乐此不疲的纠错精神,学界戏称他为“啄木鸟”。对于自己咬文嚼字的精神,夏老直言,他也知道可能会有人对此感到厌烦,但他秉信“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的信念,因此对待这些文字毛病,从来不敢苟同。

  治学有方 自创“语文口诀学习法”

  不仅是只出色的“啄木鸟”,夏传寿在教师这个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也创下了很多教师难以企及的辉煌。他执教40年间,班上考上北大、清华、科大、浙大等名校的学生很多。其中,夏传寿所带的1998届当涂一中高三(5)班学生曹杰,以614分的高分,成为当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入学北大后,为感谢其对自己的教诲,曹杰特意给夏传寿寄来了一封感谢信。

  夏传寿最令人记忆深刻的,便是他自创的“语文口诀学习法”,这一创新口诀法涉及汉语拼音、词类辨别、词组辨别、划分单句、修改病句、修辞手法、标点位置、文言标点、文言翻译、作文审题等10大类。每类用工整对韵、琅琅上口的七言诗写成,读来既趣味十足,又形象易记。

  记者从当涂一中获悉,夏老自创的这些“语文口诀学习法”,不仅在学校里被奉为“金玉良言”,被届届传承,而且还通过论文发表等形式,在整个中国语文界,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赞为“学术繁花”,并被上世纪末期的苏鲁豫皖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术委员会,评为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练红宁 齐美义)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