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意见] 学校应引导学生“自治”
“孩子们个个都能当班干部,参加班级管理活动,老师的出发点很好。”对于青园小学一(1)班的尝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该加强引导,也要意识到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当班干部是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而不是搞特权,否则,有可能滋长学生的权力意识,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他认为,学校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学生“自治”,比如成立兴趣小组或小型俱乐部,提出孩子自己的主张,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负责人,回归到培养公民的教育本质来,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举例说,在国外一些中小学也有学生会组织,但与国内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会不同,这些学生会成员都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主要是为学生服务,同时代表学生为学生争取权益。
[家长声音]
“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能再以传统理念,认为班干部是一种荣誉,而是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在班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家长谢女士
“要让孩子明白当班干部不是为了名利,岗位是什么不重要,只要培养了他们的自信,给予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就好。”
——一(1)班宁垚杰的妈妈
[网友观点]
【支持】
是很好的形式,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ShelleyLiXuan :班长轮流当,概念非常棒!给每个孩子机会成长!
沁沁沁沁大人:其实这样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心,比起一心只顾自己学习的小书呆,好多了。
与白菜不见不散:这个好!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我儿子这学期当了纪律委员,天天怕迟到,上课也认真多了,主要是怕老师批评!如果哪天轮到他值日回家还会跟我分享一下工作心得!非常赞同这位老师的做法!
禅茶味一:支持,这样把职务变为真正的服务,反而淡化了官本位思想。
潇湘一苇:很好!职位代表责任,跟官不官的没有必然联系。
猫飞飞-灰呀灰:支持,不过建议不要用班干部这个名字,叫负责人比较合适。
【反对】这样做是在培养孩子的“官”意识
钓鱼的北极熊:校园需要单纯,不要把官场那一套带进课堂。
永远的小V哥: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阶级意识,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
faico:官僚主义的萌芽。
AyuRan:似乎中国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告诉孩子当官好,可是不知道是刻意还是无意的没有上如何当好官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