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给调皮学生第一排“加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并不提倡,但是在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用来治理调皮学生的“特殊座位”。“我们班那个男生太闹了,老师就让他上课坐在第一排前的‘加座’。”在南京一所不错的小学读5年级的小力告诉记者,老师为了制约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会让他们坐在最前排的加座上。“这个座位是面向我们其他同学的,也就是让大家都监督他。如果他表现好了,就让他回座位。不过老师一般也都是吓吓他们,往往坐一节课就让他们归位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老师会把成绩好的学生相对集中地安排在前两排,把成绩较差的学生集中坐在最后一排,以免后者影响前者。
不要对座位贴标签
“如果让学生在某些特殊的位置久坐,会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觉得不被认可,被孤立。”南京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表示,老师在安排座位时要避免让学生感到这些座位被贴了标签。
也有小学老师说,学生、家长有时候想多了,觉得坐在“特殊座位”不公平,其实换个角度,某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单独坐在最前面,老师上课时偶尔拍拍他肩膀,可以给予更多关注。但是学生坐这些位子,不宜过久。
座位究竟怎么排?
小学:身高、视力最先考虑
“一般来说,排座位最主要的根据还是学生身高。”采访中,一位长期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一开学她就会让孩子们从高到矮排队,然后顺次排座位。“第二会考虑视力情况,对近视程度较严重的孩子作一些调整。另外,为了让孩子左右眼调节,每两个星期会按小组换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身高和视力的因素,孩子的性别、个性情况、成绩好坏以及学生之间的相处状态也是不少班主任排座位时考虑的因素。
“排座位的标准,身高是第一位,再看个性和成绩,比如好动的和安静的搭,学习强的和弱的搭。玩得太好的也不能坐在一起。”在玄武区一所知名小学任教的吴老师笑着告诉记者,这几年男女生比例还有一些失调,她班上的男生就比女生多七八个,在排座位时着实要动不少脑筋。“男多女少在排座位时也会有麻烦。比如男生多了,两个男生坐在一起就特别爱讲话。由于我们是单桌,所以我就让三人成组,2个男生中间坐1个女生,这样就太平多了。”
高中:重视成绩和性别
不过到了中学,成绩和性别在排座位问题上更加重视。
“我们会考虑同桌竞争,让成绩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会考虑让成绩特别好的带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但是一般不会让成绩差的学生坐在一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点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初中还是男女生坐在一起得多,但是高中往往会同性同桌,这也是考虑到孩子青春期容易出现异性交往问题。
采访中,有人提出,按照传统教室的设计,排座位肯定不能兼顾全体。“传统的排法最便于管理,但不利于孩子们间的相互交流。”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最理想是单人单桌,便于排列组合。“比如有的课需要合作交流,就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排列成扇形等多种方式。”(扬子晚报记者 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