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少儿性教育教学模式初见雏形 三类课程渗透性教育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2-14

  市计生委发放性教育读本

  日前,市计生委宣布,面向初高中学生的80万册性健康教育读本将印制完毕,并陆续免费发放到学生手中。对此,张玫玫表示,计生委一直十分重视生殖健康工作,“他们也已经意识到除了生理之外,还要从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下手做生殖健康的工作。”张玫玫还表示,计生委发放性教育读本与目前仍在试点的教育大纲是有区别的,发放读本属于普及知识,而性教育大纲重在教育,不止是教学。

  教育行政官员不够重视

  张玫玫向记者介绍,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对性教育的开展可能会稍好,但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城市,教育部门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领域,有时候会滞后或漠视。但并不是说经济落后的地方就不需要,而是对方没有太多精力来做,并且,这些地方的观念相对保守,信息也稍落后,所以,“尽管青少年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教育者和行政领导者没有太多关注到这个领域”。

  教材虽多但不好用

  对于目前性教育的现状,有媒体报道称教材缺乏是其中阻力之一。对于这一点,首师大专家组并不认同。“其实,有教材并不难。国内外性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教材也种类多样,我们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目前开展的关键在于构建理论体系,推出教育教学大纲,根据这个理论体系、教育理念和大纲,再来编写教材才是最合适的。并且,教材只是老师的实施层面遇到的问题,许多老师习惯了教书有课本、教材依托,并不是性教育推广的主要阻力。事实上,国内各地的性教育课本种类很多,但多数老师都反映说不好用,主要是因为不合实际。”张玫玫称。

  专职教师缺乏

  对于学校而言,要开展性教育很困难,既没有专职的老师教授,也无法设置专门的课时教授这一课程。“让生物老师讲吗?生物老师只是对人的生理层面了解较多,实际上有关性的问题,除了生理层面,还有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等更多方面,社会层面的内容有历史的、文化的、人类学的、宗教的、法律的,许多东西都包含在里面。这些方面的问题光靠生物老师是无法解决的。可以说,学校目前不具备能够从这么多层面来进行性教育的人;其次,没有课时。中小学生现在的课业负担已经非常重了,专门设置性教育课堂的课时非常困难。”张玫玫说。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建议,性教育要从儿童需求出发,用科学、形象、具体、适宜的内容加以引导。这就需要更多有专门知识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但目前这方面的教师培养还跟不上,亟须加强。

  家长无从下手

  对于性教育而言,家长照理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对于性这个问题,中国的很多家长觉得“难以启齿”。即便想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无从下手;并且不少家长本身对于性教育也有许多困惑,所以想通过家长完成性教育有难度。

  性教育无特色

  首师大专家组认为,性教育开展面临的第一阻力就在于中国对适合本国特色的性教育并没有很好的研究,“目前我们之所以推出性教育大纲,就是为了让学校知道该教些什么东西,它的理论背景是什么,有没有可行性。只有让大家理解了性教育,家长才能支持,老师才能接受,学校才能去开展。适合中国特色的性教育体系慢慢构建起来以后,才能够去实施。但是,这个体系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构建起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共 8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