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几道选择题看何种资质的人适合从事编辑工作
来源: 作者:( 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俞晓群) 编辑:yue 时间:2009-03-30
 

何种资质的人适合从事编辑工作

——试用几道选择题谈出版编辑的选择

    时下的出版繁荣,带来了人才建设的活跃,必然涉及出版“用人与选人”的问题。也就是说,究竟何种资质的人最适合从事编辑工作?

    说实话,长期以来,出版界的用人与选人问题,始终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版的基本定位尚在变化之中。诸如,其一,存在形式五花八门,有为政府部门服务的,有成为学术基地的,有完全商业化的,有以卖书号为生的。其二,行业属性众说不一,有说是经验产业,有说是科学分支学科,有说是文化基地,有说是商业部门。其三,用人标准莫衷一是,有说传媒学院的毕业生好,有说非编辑专业的好,有说MBA好,有说金融家好,有说政治家好,有说不必苛求学历,自学成才的更好,等等。其实,在如此丰富的说法背后,蕴涵着一个潜台词,那就是说,事实上,出版行业的门槛很低。或者说,当一个行业的社会定位尚未完成的时候,它的存在形式,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泛职业化”的倾向。

    那么,眼下我们选人、用人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建立一个行业的文化根基,首先需要从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入手。那么对于出版业而言,究竟什么是基本的东西呢?下面,我编了几道选择题,自认为很基本,让我们共同品评一下:

    问题一:书是什么

    选择:

    A.知识载体 B.精神食粮

    C.特殊商品 D.快速消费品

    题解:一般在招聘会上,我们最愿意问:“你在读什么书?”根据经验,这样的提问意义不大。应聘者回答“四大名著”、《微积分教程》或《语言学概论》,你说哪个人更适合做编辑?因此,我们不妨换一个问法:“书是什么?”也就是请应聘者给书下一个定义。我们需要了解应聘者对于“书”的个性认识,不同的回答,表现每个人不同的文化水准与社会背景。像选择D的应聘者,他是一位学营销的,他是对书作了商品属性的分析之后,才给出这个答案。我查了一下,看一看纸制的“快速消费品”还有什么?有卫生纸、纸巾、纸杯……没等看完我就笑了,甚至想到赵本山、宋丹丹小品中,白云的那本书《月子》!其实也用不着笑,那些流行的、通俗的、时尚的东西,人们追风购买,看完就扔,当然要归于“快速消费品”。而《新华字典》、《辞海》和《辞源》,以及那些高雅文化、经典文化等,就是再慢不过的消费品,甚至还会传宗接代。所以说,选人也是在各取所需,关键是看你想做什么。通过给书下定义,就会找出与你志同道合的人。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