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根叔”直言教师工资低 各方激辩“教师捞外快”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11-02

       观察

       高薪难收浮躁心

       从理论上讲,国家大幅提高大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有利于化解他们的“创收冲动”。但是,大学教师工资低还是高,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大学教师工资到底该“大幅提高”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教师安心教学、科研呢?

       虽说大学教师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致力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恪守科学精神,但是“教师并非生活在世外桃源”,社会不正之风、浮躁之风也在影响着教师的学术道德与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兼职、走穴,学术不端的大学教师不在少数。

       诚然,大学教师除了科研和教学以外,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大学教师外出讲学、上课,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对大学教师走穴创收不必因噎废食、一概否定。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只要做理性经济人就可以了。只要大学教师创收来路正当,依法申报纳税,我们不必对此说三道四。

       问题是,大学教师担任着公职,拿着纳税人供给的薪水,利用公共资源搞研究,然后利用专家、学者身份,在工作时间频繁走穴、赶场,甚至在企业兼职、分红。即使是迫于经济压力这么做,这样的创收逻辑也不合理。

    “根叔”开出“大幅提高大学教师工资”的药方并不怎么对症。“根叔”的建议或许可以理解为“高薪养学”。但是,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如果没有配套监管机制跟进,就是大幅提高工资待遇,也未必能让大学教师收回创收的“躁动”之心。相较而言,完善监管机制,培植大学精神,疏通大学教师退出制度出口,更为重要。(刘凯玲)

       分析

   “捞外快”没原罪

       对于“根叔”的批评之论,笔者有几点自己的判断:其一,搞学术和“捞外快”,两者并无冲突,搞好学术的大学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闲暇“捞外快”,只要勤奋一些、只要你有那个才能和智慧;其二,“捞外快”没有原罪,在连续N个月CPI都超过警戒线的语境下,任谁的工资都跑不过CPI;其三,大学里的教师不像官员,多半还是有真实文凭的,借助自己的才华和知识捞一点外快,并不为过。

       说到底,这仍然是一个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没有人想牺牲掉自己的节假日去赚外快,如果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改革趋向公平,房价、菜价、油价的涨幅又不至于连续超过警戒线,“捞外快”问题,相信也会伴随着公民幸福指数的上升而得到解决。(王传涛)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