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 读书不再受户籍所累
【公众心声】
网友江雨山:我今年42岁,十几年前来上海打工,可孩子的上学成了问题。首先,孩子户口不是本市的,交了一笔捐资助学费才上了小学,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可是,中考、高考都需要回原籍,但上海教育与原籍教育又存在着不小的地区差异,希望真正实现“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毕竟,平等接受教育,是进城务工人员千千万万子女的一辈子的大事。
网友兰惠泉:随迁子女应以6—9年流入地学籍为条件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取消以户籍作为升学考试资格的准入制度;全国所有学生建立联网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国家计划下拨经费应随学生学籍流动,由流入地财政统一结算;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全国应以每个省、市实际在校生人数下达报考录取名额,取消以户籍人口确定名额。
【记者感言】
户籍制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又势在必行。未来10年,两者同步推进,尽管将直面各种阻力与难题,但方向不会改变。
期盼 学前教育不再是短板
【公众心声】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钱卫: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在农村,我呼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该突出财政投入为主、公办园为主;办园体制应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并举”,各级政府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对幼儿园的收费管理进行规范,解决“乱收费”的问题。
北京市某远程教育公司课程开发策划李莉: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可以说是制约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农村学前幼儿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当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特岗教师,建议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设立农村幼儿教师特岗计划,纳入“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记者感言】
目前,学前教育已经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各种不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让学前教育不再成为“短板”,不仅仅是广大家长的需求,更是科学借鉴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经验的必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