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 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公众心声】
网友谢昆林:减负的关键在于提高老师素质,构建“富有吸引力的高效课堂”。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如果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了,学生对上课感兴趣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的效果必将大大提高,完成作业会提高效率、参加考试会提高成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信心和成就感,从而也就无“负担”一说了。
山东省潍坊市北海教育集团教师杨升:经过调研发现,全国各地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考的分数也不是很高,很多学生为分数而读书,老师为分数而教学,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把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老师教学优劣程度的唯一标准,从上到下导致学生被培养成了考试机器。有些老师为了分数的提高在假期给学生补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加重了老师的负担,搞得师生和家长皆苦不堪言。
【记者感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激发学生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需要教育链条中的很多环节共同配合、探索。
期盼 特殊教育拥有明朗的天空
【公众心声】
网友赵小红:作为一位特殊教育研究工作者,我看到《纲要》文本将特殊教育单独列出一章非常高兴,这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特殊教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体现。在未来十年中,《纲要》将对特殊教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我建议:未来十年应加速特殊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加速制定与颁布《特殊教育法》的进程。虽然我国特殊教育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具有相当法律效力的《特殊教育法》尚未出台。从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与人权的角度来看,通过立法实施特殊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残疾人是否享受平等人权的基本尺度。我们必须加速制定与颁布《特殊教育法》的进程,应立法明确发展特殊教育是政府的职责。在《特殊教育法》中,要对特殊儿童的分类与鉴定、举办特殊教育的主体、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
【记者感言】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应重视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未来十年,特殊教育,这项“爱的事业”和“神圣的事业”将惠及更多的残疾学生。
期盼 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人
【公众心声】
网友李明波:教师队伍建设很重要。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使之安心任教,负责任任教,就要增加教师的收入,确保同一级别的教师在同一个省范围内同工同酬,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同一级别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而不是现在的所谓当地所有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网友“艾老师”:提高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让学校真正成为最好的建筑,教师真正成为最受尊敬的人,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记者感言】
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在要求教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同时,给予教师足够的待遇保障也是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