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咋破教育难题 规划纲要颁布后“减负”如何成真
来源:新华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8-09
观点
从破除教育“GDP”入手
说起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多方人士叹口气:“无奈!”家长、学生要升学,不玩命学,不行。无奈!老师、校长评优要看升学,不拼分数,不行。无奈!教育行政部门要出政绩,不想个方法量化,不行。无奈!
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其实,这条根上,还连结着一系列分享“营养”的“瓜果”:学校、老师、政府、家长,等等。“根繁叶茂,瓜果芬芳”的背后,是学生日益沉重的书包、羸弱的身躯、压抑的心灵与苍白的大脑。
老师们说,考不好,没法跟校长交代;校长们说,考不好,没法跟教育局交代。层层交代,惟独很少人敢说:我们应向孩子的健康发展交代,向教育规律交代,向国家教育大计交代。学生减负,说了很多年,发了不少条文,但效果甚微。归根结底,就是教育“GDP”思维在作祟,只重“更快”见效,不重“更好”发展。
在这一点上,苏州市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刀阔斧、勇于担责,效果明显,令人钦佩。事实证明,素质教育实行得越彻底,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反而更好。这是教育规律使然。
值得期待的是,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也意味着,减负不仅是家长、老师和学校的任务,也成为政府的职责所在。这份职责意味着,各级政府需要为孩子的健康快乐负责,为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提升负责,为整个民族国家的教育水准负责,而不是简单为了分数,为了脸面。也意味着,政府可以从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入手,自上而下,让学校、老师、家长一齐把孩子身上沉重的书包卸下来。
只有让学生的“命根”结在他处,结在健康、快乐、自由、创造上,而不是分数上,教育才有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