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落地】
西城优质师生“跨校组合”
为了让更多学生获得发展特长的机会,西城区目前正在探索一种打破学校“疆界”的教育模式,将优质师资和特长学生,突破学校界限进行组合,使得在一般高中就读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学科指导。
西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西城区一方面有北京四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三十五中、北京八中等一批学校建立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班,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西城区也为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实验班的学生考虑,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帮助他们发展特长。
据了解,目前由西城区教师研修学院牵头,正在进行一项试点,试点面向区内示范高中和普通高中,冲破校际之间的壁垒,从全区所有高中选拔和推荐部分学生,按学科分成不同领域,由区里优秀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聆听高校教师的高水平讲座,进行学科辅导,以帮助发展特长。
均衡发展
鼓励名校开放优质资源
政策要点: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探索区域内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资源共享,鼓励名校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制度。
【区县落地】
东城南片今年建第六学区
东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区合并之后,东城区将把学区建设推进到东城的南片,预计2011年在南片建立东城的第六个学区。
与之相对应,东城区将继续增加参与“深度联盟”的学校结对数量,组建成6对“联盟校”,即每一个学区内都有一对深度联盟校存在。联盟校之间有的属于强弱联合,有的属于强强联合,但联盟校之间将实现师资的统筹、干部的统筹,甚至要在中小学的起始年级,实行“大年级组”制,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以史家小学与东四七条小学为例,两所“深度联盟”学校一年级课表要进行套排,教师打破校际壁垒一起备课,任课老师统筹安排。未来,两所学校还将确定同一个教学标准,教学检测也会同步进行。
同时,2011年东城区将以“汇文”这个教育品牌为龙头,建立汇文实验幼儿园、汇文一小和汇文中学“一条龙”衔接的校区。尽管它们分别位于朝阳弘善小区、北京站和培新街,但三所学校将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建立校际之间的联系,实现校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