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申报20项 批复16项
据了解,此前北京市教委依据大、中、小学实际情况,共向教育部申报了20个试点项目,教育部共批复了16项。
未经过审批的项目中,有3项被认为“需要进一步论证”,另外1项涉及“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容暂缓实施。
城乡一体化
海淀公办校接收随迁子女
政策要点:通过三年试验,建立完善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区县落地】
海淀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将抓住北部新区建设和城乡接合地区改造的契机,在北部新区和城乡接合地区新建一批中小学,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日前,清华附中永丰分校在海淀北部启动建设。
海淀教委介绍,将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同时,海淀仍将加大公办校接收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工作力度,加强对已批准的来京务工人员自办学校的支持和管理。
教师素质
资助师范生提高师资水平
政策要点:改革和完善市属高校师范生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标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师范生,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解读:首师大工作人员介绍,该校自建校起就一直不收师范生学费,目前该校师范生资助享受的是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政策。该政策中除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师范类贫困生享受不到外,其他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均能享受,“资助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从去年开始,“国家助学金”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又有所提高,该校在校生中16%的贫困生都可拿到该助学金。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王佳琳 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