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助学贷款,照亮贫困学子求学路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0-08

  2.每笔贷款都凝结着汗水

  自从担任中行陕西省分行西安长安路支行国家助学贷款专职客户经理后,张威已经连续4年没有休过“十一”长假了:“1000多笔贷款材料,要在一周的时间内看完;每个学生的材料由合同等十几份材料组成,每份都要逐一审核。为不耽误学生拿到贷款,这些工作都要在‘十一’假期期间完成。”在张威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几千本合同有好几米高。她说,每一本材料仅网上录入一项最快也要20分种,所有材料光盖章就得整整一周。

  助学贷款的笔数多、单笔额度小、牵涉人数多,但在实施过程中,对每笔贷款的审核、调查、催收等各项手续一道都不能少。据了解,从每年高考结束网上录取时为新生开卡、随录取通知书寄出;到9月份开学后为学生讲解、签约、审核,到11月前放款;次年6月份又要与毕业生签订还款合同,一家相关银行分支机构每年要在短时间内为三四千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并发放到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作为中央部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独家经办银行,中国银行已累计向127所中央部属高校和347所地方院校的150余万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74亿元。每一学年开学前,中行都要与教育部共同商议确定新学年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为了按时保质将助学贷款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中国银行对每一所高校都指定专门的分行、支行,负责助学贷款业务办理工作,并配备专职的客户经理,确立“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行制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起完善的贷前、贷中、贷后服务体系。同时,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面向高校的专属营业网点。据统计,每年开学和毕业前夕,中行总共要处理新增、续放、还款签约等业务近50万笔,至今未有一笔贷款发放影响学生学业。

  银行与学校事无巨细,一心一意为助学贷款奔忙,为的就是把国家这项政策执行好、落实好,让学生们放心学习、安心学习、学有所成。“就我们支行来说,每年审批发放8000多笔个人贷款业务,涉及金额40多亿元;而助学贷款业务一年就要1.2万多笔,涉及金额仅为2亿元。但是中行从大局出发,以教育为重,在助学贷款发放高峰期,集中全行力量共同做好助学贷款发放工作。”中行陕西省分行西安长安路支行副行长殷尚坤对记者说:“银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得到的收益很小,但看到孩子们通过在中行申办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是最欣慰的事,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收益。我们要尽最大力量把这件大事做好,把这件好事做细。”

  对一名学生的一生来说,4年两万多元的贷款资助或许微不足道;对一个资产上万亿的国有大银行来说,单笔仅为几千元的贷款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份凝结了无数人期许与汗水的帮助,却显得那样弥足珍贵。

  3.银校合作实现共赢

  “除了开会和文艺演出,每年学校大礼堂最壮观的场景就是助学贷款面签的时候;除了我的同学和老师,大学中我们最熟悉的人就是中国银行办理助学贷款的业务人员。”长安大学经管学院大三学生裴振宇的一席话,不难看出助学贷款在大学校园中的“影响力”。

  助学贷款拉近了银行与学校的距离,也让二者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为了向广大学生提供便利的银行服务,中国银行积极加强网点布局。截至2011年末,中行在高校周边新建营业网点75个,自助银行65个,实现了对各合作院校及周边500米区域的全覆盖。在大学校园,持中行的“校园一卡通”可以吃饭、购物、去图书馆等,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据统计,中行目前已累计发放校园借记卡388万张,信用卡455万张。

  为了帮助毕业学生自立自强,中行还积极开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产品,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5年的自主创业贷款,并采取利率优惠政策,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每天跟贫困学生打交道,也有了感情,除了贷款上的联络,平时也总想着创造条件让他们接触社会,开拓视野。”据中行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中行各对口支行都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讲座、演出、竞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去年以来,为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中行以“让艺术走进每一个人”为目标,组织了近百场经典艺术讲堂活动,惠及近30余所高校近千名受资助学生。

  不同于一般个人贷款产品,国家助学贷款点多面广,对贷后管理提出了挑战。为让学生按时还贷,使资助政策顺利开展下去,银校双方共同承担起催款的任务,降低贷款风险。

  从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蹒跚起步,广受置疑;到2004年国家对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进行了重大调整,各项规定逐步完善,助学贷款渐入佳境;到如今助学贷款每年平稳增长,越来越多的贫困生从中受益良多。数据显示,全国14%的高校学生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走进大学校门的,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费用的主要来源。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处长周春树表示,在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这一政策层面,助学贷款制度基本达到预定目标,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技术上不断予以完善,加强助学贷款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包括细化服务与管理、加快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解决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真正做到应贷尽贷,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圆自己今天的大学梦。(记者 温 源)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