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校频现“女儿国” 大学专业性别隔离问题突出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8-30

        职业专业的性别隔离

        长期关注公安院校招生性别歧视问题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荣维毅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安院校女生比例偏少的状况,反映了职业和专业的性别隔离。

        她举例:201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共招1840人,女生214人,占总数的11.63%;其中,文科各专业共招501人,女生86人,平均比例为17.16%(最高专业为21.81%);理科各专业共招1339人,女生128人,平均比例为9.55%(最低专业为5%)。

        荣维毅说,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传统和现实两个方面的原因,传统原因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女警察不如男警察有用、勇敢;同时,现实方面女警察的工作领域会有一定的限制,在就业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吕频所在的民间组织调查发现,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在许多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相关的院校和专业中,以及一些艺术类院校的表演、导演、摄影等专业中,性别比例的规定依然存在;而中国矿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的采矿、航海等专业,则限定只招男生。

        吕频介绍,这类规则影响到了一大批分数较高的女生。但这些女生却很少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

        "这些孩子大多默默地改变她们的专业或大学,在入学后也选择对此事一言不发,她们的父母也劝她们不要再找麻烦。"吕频说。

        这为相应的维权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原北大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郭建梅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已经有包括自己在内的5名律师愿意提供义务帮助,但反性别歧视诉讼的进行在中国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没有原告,由于中国人普遍不喜欢打官司,真正愿意站出来以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权益的原告是极少数。

        其次,这种诉讼未必能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可能面临立案困难,甚至会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阻挠。另外,一旦这次有一起反性别歧视的诉讼胜诉,那么将会对我国的教育系统带来极大的冲击,这也是该类诉讼必然会遭受来自各方巨大压力的原因。

[1] | [2] | [3] | [4] | [5] 共 5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