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 作者:韦莉敏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2-31

梳理:对本册知识技能进行梳理,理清知识的发展脉络,把握“双基”要点,用结果性目标动词描述达标水平。

挖掘 :对“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充分利用课本素材,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对隐含的培养目标进行挖掘、提炼。用体验性目标动词描述达标水平。

联系:对“情感与态度”要求着重联系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联系学习内容有机渗透,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用体验性目标动词描述达标水平。

3 )评价标准的制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和讨论,在师生共同商定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填写表 3 ,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要求有个整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机。

扎扎实实打基础

项目

 

学习内容

期望目标

分项

考察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空间

图形

 

 

 

 

 

 

 

 

 

 

 

 

 

 

 

 

综合运用

 

 

 

 

 

 

 

 

 

 

 

 

 

 

 

 

(表 3

2 .多渠道及时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证据

1 )“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把几个有逻辑联系的小单元整合成四个部分,在每部分学习结束后进行分项考查。

考查的形式以笔试为主,也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安排一些口试和操作,如口算、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叙述、几何图形的拼摆 操作等。在考查的内容上,适当设置一些联系生活情境的综合性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策略的能力等。

2 )“数学思考”的考查。考查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谭堂观察、作业、测试等。在考查的内容上着重展现学生的优势领域和成功之处。师生通过“学生个人秩事记录”“班级数学日志”“数学日记”等广泛收集成功的事例,在师生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由教师、小组伙伴或学生本人整理后填入评价表中。

3 )“解决问题”的考查。我们认为,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形式。它能集中反映学生知识技能、思想与方法以及价值观的发展变化状况,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在这里构建了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记录成长过程的平台。学生从自己的众多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选取一次最得意的事例记录下来(下次有更好的还可以记录,粘附在后面)。学生从记录中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拥有自信。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发展的信息,以利于予以激励性的评价和具体的帮助指导。

4 )“情感态度”的考查。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他人。把学习过程某一阶段(一般每学期 2 3 次),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同伴的鼓励记录在下表中。养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项目

内容

自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学习习惯

1. 喜欢数学

 

 

 

2. 愿意举手发言

 

 

 

3. 愿意和同学一起学习

 

 

 

4. 上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计算能力

1. 做得又快又对

 

 

 

2. 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3. 能识别形状不同的物体

 

 

 

4. 能认识钟表

 

 

 

实践能力

1. 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2. 认真听同伴发言,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表四)

5 )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有关教和学的典型问题,通过旁记、反思和“单元教学过程评价表”记录下来,作为评价学生,改进教学的依据。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