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审题技巧及答题规范
来源:帮考网综合报道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5-05


        (4)答题口语化,错别字多,缺乏学科性。如38题(1)问考生把“皇帝”写成“黄帝”、“名字”写成“名子”、“繁琐”写成“繁索”等;38题(2)问将民族资本主义当成资本主义萌芽,对康有为的阶级立场不清楚,把他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变成洋务派,大谈他的真实意图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居于上述存在问题,应试考生一定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见的毛病:

        (1)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会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分析用词不当。

        (4)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5)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答题规范建议:

        (1)作答时首先注意书写的工整有序、清楚明白,修改要合乎规范、有章法,不能乱涂改。由于阅卷老师只改一小道题,故试题答案已经烂熟于心,阅卷速度很快。通常,阅卷老师在试卷显示的一瞬间,就对试卷有了一定的印象。 希望阅卷老师能给自己高分,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就至关重要了,因为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的是书写而不是答案,看到工整的书写,心情舒畅,马上会相应给出一个大致分数。在迅速确立对一份答卷的印象时,一般会将考生的答卷分成好、较好、较差三个层次,并马上按相应的层次给出大致分数,在具体阅卷时稍作调整。许多考生到了高三年字体依然不漂亮,由于时间有限,要练字难度很大,但只要将字的行距与间距控制好,写的时候不要过于密集,尽量疏松一些,并不会影响到评分。当然考生也一定要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过粗或过细的黑色水笔仍会影响到考生的卷面。

        (2)在答案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乱回答。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话点到为止,不要集中在一点上罗嗦起来没完。语言表达尽量简洁,精炼,不拖泥带水,不要想当然地胡编乱造一些语言,尽量要用学科语言作答,以提高得分。

        (3)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三化”。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时不要想到那里写到那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到要点。最好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即根据题意,搞清楚到底要答什么,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如“原因”、“作用”、“影响”、“启示”等,写清要点。如要答原因,那么你写出“原因:”;“序号化”即根据设问的顺序和答案的层次,分别标出序号,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每个要点里面如何凸显关键词,至关重要,让阅卷老师对你的答案能够一目了然;“段落化”即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这样尽量使你的答题思路显得很清晰,便于老师阅卷,也易得高分。

 

 

[1] | [2] | [3] | [4] | [5] | [6] | [7] 共 7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