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十岁高考神童是否破格录取存疑 被批错位竞争
来源:新华网综合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6-28

        ■延伸

        泡沫吹而又破

       无非错位竞争

       我们对神童一向崇拜,但历来只关心“神童”,却从不在意告别“童年”之后,这群人是否依旧“神奇”。

        一个神童辈出的民族,固然可以自诩民智优良;一个神童得到明星般热捧的国度,诚然可说尊才惜才、不拘一格。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短视而焦躁的心态。若国民教育体系运作良好,各层次人才接连涌现。很难想象,所谓神童还有多少市场。时下,神童之论甚嚣尘上,恰反证了常态教育之失败。现实是,不仅大师无存,即便服务产经的高端人也极度匮乏。

        有鉴于此,神童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宛若今日之神童,必是明日之良才。基于此逻辑,具备超常禀赋的儿童,理应得到破格深造机会。但是,请不要忽略一个尴尬现实——神童多是常态教育体制外的产物——苏刘溢概莫能外。那么,让体制之外培养的神童,回归体制之内是否明智?诚可三思!一条或可称成功的蹊径,最终通向一条已被证明失败的路口,难道不荒谬?

       事实上,中国所谓神童普遍成色不够。非有惊天禀赋、耀眼成就,而只是徒有高考高分。甚至,有时连高分都不尽然。苏刘溢虽离一本线尚远,却无妨贴上“神童”之标签。拼的就是低龄!在固有语境中,“10岁与566分”的组合已然够格鼓吹。然而,这又有什么呢?无非是“错位竞争”的小小伎俩。

       ■提醒

       录取要有严格复试

       要论培养神童,中国科技大学从1978年就开办少年班,应该说有相当经验了。而学校对少年天才的学习、生活进行研究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只有在自然学习负荷下成长起来的“小大学生”,才有可能正常发展。

       据悉,在“快乐的童年决定成功的大学生活”的信条下,每一个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学习的学生,都要经过复试,以便判断孩子的童年时代是否属于自由发展。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该种天才培养模式就取得成功,按照该校领导所说,依旧在“探索阶段”。所以,山大如果有录取意向,必须进行严格复试,一起让“神童”拥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 (杨兴东 唐伟 毕晓哲 然玉 韩莞)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