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山东中小学探索家长如何走进学校“参政议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魏海政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1-09
家长如何走进学校“参政议政”——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探索的山东样本
在济南实验初中家委会举办的“14岁的青春礼”活动中,一对母女开心相拥。 (资料图片)
在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附小,有这样一个关于家长委员会的典型案例。
不久前,该校筹备3年一届的“学生校服招标”时,校长马刚提出:“校服穿在学生身上,是家长掏钱,校服的招标能不能让家长说了算?”
此后,数百名家长争相参与校服招标工作,最终80多名具有相关工作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家长组成了招标组。在招标过程中,设计标书、投票决定供应商、进厂考察、签署合同等“核心”工作,全由家长代表负责,以前的“学校主持,家长参与”变成了“家长主持,学校参与”。结果,家委会招标组在谈判过程中为厂商“约法三章”,最大限度保障了家长与学生的权益,并促进了学校管理的公开透明,也增进了家校的互信。
在山东,家长配合、参与、监督学校教育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源于山东省的一项创新举措——2009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推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全省中小学设置学校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会成为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支持学校改革与发展、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群众性自治组织,以促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完善教育体系的构建,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在山东省的大力推进下,截至2011年7月,省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已建立家委会的学校比例分别为89.6%、95.4%、94%。截至目前,山东省中小学家委会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山东探索的新意何在?意义如何?在自上而下的推进中,各地各校又呈现出怎样的智慧,经历了哪些困难,进行了何种思考?本报记者走访了山东各地,希望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