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山东中小学探索家长如何走进学校“参政议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魏海政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1-09


  丰富教育资源,学校与家长共赢

  记者在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采访时看到,小学生抱着足球跑向人工草皮足球场,很快就开始两军对垒,比赛踢得有模有样。金茵小学副校长于炳信告诉记者,足球是该校的体育特色项目,这一特色项目的形成,与家长资源的利用密不可分。

  原来,金茵小学家委会副主任朱淑菊是临淄足球博物馆副馆长,经她协调,足球博物馆成了金茵小学的实践基地,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浓缩的足球世界接受教育,很多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就爱上了足球。不仅如此,经朱淑菊牵线搭桥,广州白云山和黄药业集团(足球俱乐部)从2009年起每年给金茵小学提供5万元的足球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促进足球教育的发展。

  济南实验初中的一位家委会成员在电视台工作,他在采访期间了解到莱芜市一所农村希望学校的情况,便倡议组织该校学生与这所农村学校的学生结对子,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响应。很多孩子在活动中深受感动,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校长孙金葵表示,仅靠学校的话,一方面无法获知这些资源,另一方面也不敢单方面组织活动。

  由于家委会的成功运作,济南实验初中还在炎炎夏日举办了亲子活动“用意志唱响青春——30公里徒步母亲河”,把“十四岁的青春礼”、“阳光少年引领”等家校互动活动办成了学校的品牌项目。

  济南市市中区还利用家长委员会的网络和资源,把没有本校家委会的特殊学校,办成了全区家长争相参与的超级家委会。

  山东济南西藏中学是一所拥有600多名藏族学生的教育援藏学校,600多名孩子的家长都远在雪域高原,逢年过节无法与家人团聚。在市中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西藏中学与市中区9所学校的家委会联合开展联谊活动,已连续两年组织举办“汉藏一家亲”活动。每年除夕,数百名藏族学生走进汉族学生的家庭一起过大年,感受爱与温暖,交流汉藏风俗文化。

  在家长委员会建设中,最受家长、学生和学校三方认可的,还是利用家长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成效最为明显的家委会工作之一。

  博兴一小等学校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在法院工作的家长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在消协工作的家长讲消费者权益保护,在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的家长讲“三无”食品的危害……在舜耕小学,家委会组织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担任“客座教师”,开设了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在济南市新苑小学,家委会开设了“魅力课程、合力课程、活力课程、张力课程”四大类别的课程,家长还参与到学校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中,初步形成了“爸爸妈妈大课堂及系列教材”。

  博兴一小家委会主任蔺东强说:“就凭这一点,学校家委会已不再是可有可无了。” 
 

[1] | [2] | [3] | [4] | [5] | [6] | [7] 共 7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