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山东中小学探索家长如何走进学校“参政议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魏海政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1-09


  家委会改变的不仅是学校教育

  正如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所说,家委会改变的不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观念。

  博兴第一小学一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王海峰告诉记者,他和爱人平日里少言寡语,时间长了,家庭氛围比较沉闷。孩子受他们影响,也不喜欢与人交流,在学校尤其如此。孩子上一二年级时,班主任多次向他们强调要注意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心理健康。

  加入家委会之后,王海峰夫妇经常与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的困惑和经验,有时,他们跟着孩子一起听课、参加活动。慢慢地,他们不仅愿意和孩子、老师以及其他家长交流了,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活泼起来。王海峰自豪地说,现在上六年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班干部也干得有声有色,一回家就和他们讲学校的事情,与从前判若两人。

  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学校的1400多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60%多,很多家庭“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家委会深入调研后,确立了“促进外来学生和谐发展”的工作方向,不仅组织捐赠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还将“流动家长学校”开到了学生家长集中的企业车间,既促进了家庭教育,也为企业留住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受到家长、企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实现了家、校、企合作共赢。

  济南市舜耕小学家委会还针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失的问题,组建了“爸爸俱乐部”,开展活动强化父亲教育孩子的责任。济南市纬二路小学的家委会也不甘示弱,建立了“幸福妈妈俱乐部”,交流育儿经验。

  作为家长,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家委会主任张玲玲的思考具有一定代表性:“家委会成员要做好学校管理的监督员、学校特色的宣传员、家校沟通的联络员、家校矛盾的调解员和教育教学的辅导员这‘五员’。”她认为:“参与家委会工作,就承担着一份责任。有忙碌、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幸福。”

  作为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度的设计者,张志勇也一再强调,一方面,家长委员会具有主体性和自治性的特点,而不是附属于学校的组织,不是学校管理和领导下的教育组织。另一方面,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有不干预性的特点,不能干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不能干预学校的合法教育行为。家长委员会的主要功能,依然是对学校教育实行民主监督与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张志勇认为,家长缺席了孩子的教育,就意味着失去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说,在家委会建设中,如果家长不积极参与,进而缺席了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我们必须用这样的理念唤醒每一位家长参与家委会工作的积极性。”张志勇说。(记者 魏海政) 
 

[1] | [2] | [3] | [4] | [5] | [6] | [7] 共 7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