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解决“麻烦”,还要找“麻烦” 济南市舜耕小学校长胡爱红曾因家校纠纷非常头疼。她初到舜耕小学担任校长的短短3个月内,就遇到了好几起告状事件。其中有要求到学校“监视”多动症孩子的大学教授,有不满老师批评自己孩子而把状告到校长室的企业老总,也有认为学校给孩子减负是“偷工减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的家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事件引起了胡爱红的反思,为什么家校之间会产生矛盾,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能包打天下吗?家长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09年初,胡爱红提议建立学校家委会(即舜耕小学的“舜友联合会”,简称“舜友会”),专门推进家校教育,并为其提供了办公室。“协调解决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支持、监督学校工作,协助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等,成为其重要职能。 曾经让胡爱红头疼不已的“告状”事件,随着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逐渐顺畅,已经越来越少。一位学生在学校里跌倒,一颗牙被磕掉了一半。一开始,学生家长对学校意见很大,要求学校承担责任。家长委员会知道后与这位家长沟通,结果,这件学校处理起来很麻烦的事情,很快就被家委会解决了。 如果说这些都是家委会帮助学校解决“麻烦”的话,在全省大力推进家委会建设的背景下,部分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社会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在与日俱增,他们还找起了学校的“麻烦”。 2010年,枣庄市第十五中学由于查体费用、查体单位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健康查体没能正常进行。2011年,学校家委会秘书长王磊又拿出上级文件找到了卫生局和教育局,要求学校按规定组织学生健康查体工作。相关部门接到反映后,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了有关问题,也促使学校下决心主动联系防疫站和医院,完成对学生的正常健康查体。 在家委会的努力下,教育局和卫生局不再指定查体单位,县级医院都可以,查体费用由学校和查体单位协商。于是学校和家委会主动联系,最终确定了一位学校家委会成员担任院长的医院,以最低的价格顺利完成了学生的正常健康查体,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教辅征订也是家长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2011年,平阴县第四中学家委会就针对某年级教辅材料征订过多,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向学校提交了一份“规范教辅材料征订”提案,要求学校规范教辅征订问题。校领导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召开了校委会和年级会议,仅用一周时间就制定出了相关规范制度,给了家委会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外,在舜耕小学、博兴一小、吕艺一中等一大批学校的家委会工作中,家委会驻校办公制度、家长做“一日校长”参加学校行政会议、听课、与教师举行座谈,以及定期提案制度和家委会议事制度等,已成为家委会积极有序参与、监督学校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