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亲爱的校长,你的“涵养”够不够? 图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8-25

      “办学特色倡导者”的角色。有特色未必成为名校,名校则一定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色是一所名校的重要特征。办出特色才能独树一帜,赢得竞争席位,取得办学效益。办学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总结积累逐步形成的。学校特色既包含在教学实践中,又游离于单纯的课堂之外,管理者对特色的独到视野,常常渗透在教育活动中,闪现于教育艺术里。美国《新闻周刊》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评出全世界最好的10所学校,这些学校并不是各方面最优秀的,却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如日本东京的四谷学校的创造力开发教育,使许多孩子获得了自己的发明专利;荷兰一所学校搞语言教育,每个孩子都懂得2门以上外语,并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等。

   “教师队伍引路人”的角色。李政道回忆学生时代时说,1946年的西南联大,条件很艰苦,十几个人挤一间草屋,几乎没有仪器,但拥有许多忧国忧民、甘于奉献的学术大师,培养出了杨振宁、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他深有感触地说:“重要的不是条件,是人!”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概括得好:“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语对中小学同样适用。人能改造环境,创造条件,是最关键的办学要素;名牌学校的立足根基,在于优秀的师资队伍。随着学校发展,壮大的教师群体被学校的精神特质所感召,能形成“雁阵效应”,造就团队优势。名校校长要为教师提供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改善成长环境,创设成功机遇,让教师不断进步,成就卓越。这是校长最大的职责,是学校赖以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科学培养模式促动者”的角色。学校工作的“产品”是人才,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是名校的使命追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机制、措施等,名校校长要有清醒的思考认识,明确的规范要求,形成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教育理念的客观化、具体化,是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清晰反映,是优秀人才成长的助推器。学校培养模式的独特、稳定、高效,标志着学校教育质量的可信可靠,是学校品牌的基石。学生的素质反映了校长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学校品牌的展现。

       具有上述特质的校长的名校,才可能长盛不衰。若有这样的校长,普通学校变为名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更进一步说,追求学校之名,也不是最终目的。作为校长,能在师生中赢得优秀教育管理者的口碑,更是职业生涯的一大乐事。(陈立武 安徽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共 10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