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靠啥给学生智慧人生:一位农村教师的阅读推广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7-15

        摆脱功利性

        阅读才能带来快乐

       几年的班级阅读实践,我面临着同样的困惑,班上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多。是孩子之间天生的个体差异,还是我的教学本身出了问题?我也经常反思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可是,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学过了拼音,只能借助拼音进行艰难的认字和阅读,阅读能力相当薄弱。阅读是件艰难而缓慢的事,而且,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在与这些孩子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早期的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阅读的严重缺失,是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的最根本的因素。

       从最初为了巩固拼音,学字学词学文而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的尝试到现在,我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语文学习是从阅读开始,而不是从拼音、识字开始的。”

       阅读只有摆脱了功利的目的,才能真正享受到快乐。有一段时间,我其实是迷失的,我有点跟风似的纠结于考试考分,我背离了我的理想、我的初衷。好在脚下的路还很长,我还年轻,我还有不灭的热情。我会继续去思考:在目前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开展课外阅读?读书对于“学困生”的帮助怎样才更有实效?读书愿望的内在自觉如何进一步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怎样来衡量?如何整合课内外阅读教学?如何开展不同内容的阅读指导和交流?体制之内,我依然可以有我的方式,带孩子们进行文学阅读,百科阅读。(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心小学 吉忠兰)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共 8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