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有潜质的孩子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专访香港优才书院创办者李业富教授
优才书院创办者李业富教授
出生率下降,这是很多现代城市难以回避的现实。香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生率一路下滑,1997-1999年陷入最低谷,1997年出生人数为59250人,1998年52977人,到1999年下降到51281人。
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了很多香港人的信心,人们首先关注的是,“我不能失业,要有工作,养活家人。”生孩子意味着加重负担,年轻人生育热情大大减退。
2000年,随着香港经济的逐渐复苏,生育人口慢慢上升,当年出生人数又跃到54134人。到2003年,非典暴发,出生率再次下降,当年出生人口创下近20年来最低点,46964人。2005年开始,出生人口又呈上升趋势,这几年都徘徊在8万人左右。
办学路坎坷
最早在地下商铺
在出生率跌宕起伏的背景下,大批学校倒闭。
优才书院聂敏分析,“你看,1997年出生率低,6年后,直接影响到2003年的小学新生入学,那一年香港不少学校招不到生,面临倒闭,政府不断杀校(即撤并学校)。2003年非典,出生人少,后遗症就爆发在这两年,小学入学人数再次锐减。
“香港津贴学校(即公办学校)近千所,中学也有五六百所,多一所不多,少一所不少,如果我们不能办一所有特色的理想学校,很有可能也在倒闭之列,我们校长常说,如果办不好一所学校,还不如回乡种田。”
优才书院创办初期,四位校董四处寻觅校舍,但是市场现实相当残酷,办私立学校只有两条路,第一类是在商业大厦里运作的补习式学校,环境恶劣;第二种是租用私人住宅区内的独立洋房,但是租金极贵。
几经辗转,1996年,优才书院终于在位于香港岛
东区的鲤景湾地下商铺落户,月租十多万元租下一万平方尺(建筑面积),办学第一年,校内没有礼堂,没有操场,只有六个教室、几个特别工作室,以及办一所特色学校的理想。
这所学校办了四年,在香港声名鹊起,教育质量口口相传,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但是长期昂贵的租金,让优才再次寻求政府支持,希望转型为直资学校,即政府给校舍,学校自主办学,有点类似于内地的国有民办学校。
2001年,申请成功,学校迁入将军澳千禧校舍。2004年,优才在旺角洗衣街一带又拥有初小部,学校的中学部也随之开办。
小班到底要多小?
25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怎样的学校可以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香港人市场意识比较浓烈,校长陈家伟说,优才书院办学伊始全力打造新产品、传媒新焦点,最拳头的产品就是小班。
关于小班,杭州有条件推行的中小学也有不少,班额一般在28-30人。但是这个数字,在香港却不是小班的概念。
陈家伟说,“小班的人数是有严格定义的,国际上,大班每班30-40人,这早已不合时宜,英国很早就推行小班,他们的规定人数是25-28人,美国现在已经向超小班迈进,每班17-20人。香港必须迎头赶上。
“优才书院也是香港最早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之一,目前每班24人。”
小班到底要多小?
英国通过对2万名学生的追踪调查发现,25人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到达25人或者以下,小班在课堂教学课程、分组活动等方面就有明显效果。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如果纳入15人班级,效果就会呈现。
美国十多年前平均每班人数为24人,现在已向17-18人挺进。田纳西州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越早参加小班,以及参加小班时间越长,产生的效果越好。
但推行小班是要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