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才书院,有一位最受尊敬的人物。他是学校的创办者,天才教育协会的创会会长李业富教授。采访李教授之前,学校给了两份材料。
一份是李教授的介绍——
李教授是首位华人心理学家,其理论专著获得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是香港最早推行小班教育的人。
他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聘任为客座教授,是首位获此殊荣的香港学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51年成立,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心理学研究机构,过往半个世纪,心理所先后聘任过7位客座教授,他们都是世界一流的知名学者,其中两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教授和克尼曼教授。
另一份则是他编著的书籍核心观点,有一段文字——
在这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香港作为世界级国际城市,作为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地区,是中西文化的熔炉。香港既是国际商贸中心,也同时孕育国际文化,引领人类走向未来。
香港的金融贸易,正站在全球的最尖端;香港的教育思潮,也应具有国际视野,面向全人类。优才的教育思想,不单为了香港下一代,也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作出贡献。
问:你怎么定义资优儿童?
李业富教授:20多年前,美国资优教育学家谭乃伯(Tannenbeaum)把资优儿童界定为“具有潜质的儿童,有能力进一步发展为杰出人才,在人类文化领域有所贡献,这些领域包括学术、艺术、道德、体能、情绪、社会等”。我们学校培养的就是这样的学生。
天才和人才不是光靠天生的,而是逐步逐步造就发展的。我们的优才梦,是想培养具有科技精神和领袖精神的优秀人才,逐步面向全世界。
优才生能享受工作,愿意与人分享成果,贡献社会,创造未来。
问:是什么促使你办这样一所学校?
李业富教授:先说说我的精神伯乐吧。1990年,我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念博士。这个学院是美国首屈一指的教育学院,著名教育学者杜威(1859-1952)曾长期在此任教。我在那里念书时杜威已经死去40多年,每天我在图书馆入口就是看他的铜像,对着铜像默祷。希望能为中国的教育多做一点事情。
我钦佩杜威的学说思想,他说“教育即人生。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主要力量。”
杜威还身体力行,成立实验学校(laboratory school),实践教育理想。我当时在哥伦比亚学了很多门课,见过不少著名学者,如资优教育权威巴索、创造力研究大师鲁巴和儿童语言发展先驱布隆。但是他们对我的影响,远不及去世多年的杜威。六年后,我回到香港创办优才学校。这就是杜威对我影响。
在美国、新加坡、英国,有不少学校很早就在研究怎么培养超常儿童,特别是新加坡华侨中学,非常突出,新加坡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超常儿童发展问题。香港有很多超常儿童,但是怎么培养他们,一直是个空白,需要有学校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我们的天才教育创办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教育机构,协会先后创办香港数学奥林匹克学校、优才学校、优秀儿童合唱团等,在不同领域培养资优生,优才书院也成为香港资优教育的摇篮。
问:优才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吗?
李业富教授:精英教育是很小众的,我们的优才模式范围要宽泛很多,每个有潜质的孩子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这些孩子如果从小能在一种资优教育的环境中生长,他就会发展得很好,如果从小错过,这个人很可能一辈子就这么埋没了。
问:优才的资优模式,今后还会怎么发展?
李业富教授:我们的定位,是想在中国南部把资优教育做得更好更成熟,今后能辐射更广的区域,我们现在跟内地不少学校在联系,希望有更多合作的模式,一起办学校,这种可能也是有的。